當前,許多企業步入轉型升級關鍵期,產業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,這對高水平“大國工匠”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“技術人才不會憑空出現,大國工匠也不是天生而成,我們正面臨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。”馬恒燕代表說,一般情況下,普通職業院校的畢業生通過崗位鍛煉、職稱評定等經歷,才能成長為高技能人才,成長周期長、培養難度較大。
馬恒燕說,近年來,寧夏高等職業教育迅猛發展,逐漸形成了內涵式發展、質量型發展、特色化發展的局面。但寧夏現有的12所高職院校中無一所是公辦的職業技術大學,職業教育技能人才遭遇成長“天花板”,從而導致高水平“大國工匠”極為緊缺,不能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。同時,企業參與辦學程度低,存在教學實踐“兩張皮”、專業設置“大而全”等現象。馬恒燕建議,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寧夏職業技術大學,促使其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;在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遴選一些與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對接緊密、支撐效益明顯、貢獻度較高的優勢特色專業,支持其試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;支持寧夏理工學院開辦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專班,為地方發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撐。(記者 姜 璐)